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柏龄康-黑料网


黑料网,今日黑料首页,反差155,最新回家线路官网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国药准字H20054276

附件1.png

【药品名称】

通用名: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英文名:Transfer Factor Oral Solution

汉语拼音:Zhuanyiyinzi Koufurongye

【成份】本品系用健康猪或牛脾脏为原料,制成的含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混合物的溶液。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清液体。

【适应症】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规格】 10ml : 10mg, (多肽) : 300μg (核糖)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尚未见有关不良反应报道。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免疫调节药。本品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包装】管制口服液瓶,10ml/支x6支/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国家药品标准WS1- XG-037-2000-2008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H07822005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276

儿科
皮肤科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4到12岁的哮喘婴幼儿,应用随机数目表法将来院就诊的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和对照组28例。观察治疗前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哮喘的发作程度的变化及疗效的评价。

    数据对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gE水平比较 (±s)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半年程度比较
    指标
    治疗组 (n=32)对照组 (n=28)t1组别n无发作轻度发作中度发作重度发作x2P
    IL-4(ng/L)治疗前50.32±26.2766.12±35.76-5.341

    治疗后12.7±86.5913.9±67.35-6.262

    t2-2.492-2.399
    IL-12(ng/L)治疗前6.25±0.726.96±0.63-4.939

    治疗后8.12±2.367.32±1.12-5.732治疗组321795119.27<0.01

    t2-4.229-3.237
    IFN-γ(mg/L)治疗前13.12±6.912.78±5.2-4.260

    治疗后76.35±30.2230.23±15.764.133

    t24.3295.927
    对照组28101053

    IgE(IU/ml)治疗前576.23±267.93555.32±296.73-6.823

    治疗后513.98±300.12532.76±300.12-7.232

    t2-3.009-2.73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IL-4、IL-12、IFN-γ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 哮喘发作程度、临床疗效差异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

    结论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作为防治小儿哮喘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文献出处

    中国医疗前沿 2012年7月第7卷第14期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进程的影响。

    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接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4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82)、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n=82)。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支原体肺炎患儿常规治疗,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均持续1周。对比两组感染相关指标含量的差异。

    数据对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表1 两组炎症因子含量的比较(ng/mL,±s)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g/L,±s)
    组别nIL-2IL-13IL-18组别nIgGIgAIgM
    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前治疗1周后
    对照组8210.39±1.755.18±0.54*25.48±3.6113.01±1.46*40.72±4.6421.73±2.51*对照组821.94±0.251.75±0.18*9.48±1.026.33±0.68*1.54±0.171.31±0.15*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8210.41±1.682.77±0.32*25.39±3.475.88±0.64*40.68±4.2712.06±1.24*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821.92±0.231.36±0.15*9.37±1.294.19±0.55*1.58±0.161.12±0.13*
    t
    0.2919.2810.18811.2750.26415.382t
    0.2167.3920.1176.1920.3255.384
    P
    >0.05<0.05>0.05<0.05>0.05<0.05P
    >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比较,#P<0.05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比较,#P<0.05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不显著。治疗1周后,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2、IL-13、IL-1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低于对照组。

    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减少机体凝血系统及体液免疫系统功能损伤。

    文献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4)
  • 吉他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吉他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吉他霉素+转移因子口服液,n=58)与对照组(吉他霉素,n=58),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数据对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s,d)表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pg/mL)
    组别n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
    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组别n时间IL-4IL-6TNF-α
    观察组58治疗前158.67±26.6818.66±3.2422.42±4.34
    观察组582.47±0.528.04±2.265.04±1.539.27±2.85

    治疗后124.74±30.13 6.67±3.359.86±2.11


    t9.1027.7129.66
    对照组582.94±0.769.53±2.376.15±1.6510.67±3.41

    P<0.05<0.05<0.05
    对照组58治疗前161.01±25.63 19.04±3.3722.57±4.68


    治疗后139.54±26.32 8.53±2.6412.79±3.21
    t
    3.893.473.762.40

    t6.2926.6418.88


    P<0.05<0.05<0.05


    t12.893.325.81
    P
    <0.05<0.05<0.05<0.05

    P1<0.05<0.05<0.05
    注:t1、P1 表示两组治疗后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IL-4、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吉他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患者临床病症体征好转时间,减轻其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年1月第19卷第1期
  • 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伐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T细胞亚群CD4+、CD4+/CD8+,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频率。

    数据对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免疫功能对比(n,±s)
    组别nCD4+CD4+/CD8+
    治疗前治疗 7 天后治疗前治疗 7 天后
    观察组3937.20±5.7943.01±5.181.24±0.431.54±0.41
    对照组3938.04±5.4339.11±5.291.26±0.391.35±0.38
    t
    0.6613.2900.2152.213
    P
    0.5110.0020.8300.037


    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无病例脱落,观察组复发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伐昔洛韦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复发。

    文献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2月第41卷第1期
黑料网